学院概况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学院概览

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成立于2016年10月,聘请中国科学院王志珍院士为首任院长。自创办之日起,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聚焦于传统中医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领一个崭新的生命科学发展方向。中医生命科学建设目的在于聚焦中医思维,从多维度探索生命核心科学问题,形成诠释生命规律、维护生命健康的交叉前沿学科。面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形势,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正加快步伐完善自身建设,以中医生命科学高水平重点学科建设为引领,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带动多学科协同发展,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用现代科学深化基础理论、诊疗规律、作用机理的研究,力争使中医生命科学学科成为国家“双一流”学科,为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作出突出贡献。

        1.jpg

 图片:中医生命科学综合楼 

          2.jpg

图片:中医生命科学综合楼

 

专业建设

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是我校中西医结合双一流学科的主要建设单位之一,也是北京市高精尖学科“中医生命科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智慧中医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中医药防治重大慢病(肿瘤)国际联合实验室的主要建设依托单位。学院下设4个教学机构、3个科研中心以及学院综合办公室。4个教学机构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生物科学教研室、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研室、生物制药教研室;3个科研中心为:整合医学中心、肿瘤转化医学研究所、医学气功研究所。学院拥有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点5(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药理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硕士学位授予点4个(中医养生康复学、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药理学)。学院拥有雄厚的人才力量储备,从哈佛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香港大学等国际一流高校引进特聘人才。师资队伍囊括了3名国家级人才、2名全球高被引专家、数十位省部级人才。

           3.jpg 

图片:各类人才齐聚生科

生物工程专业于2020年正式招生,并于2022年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新建生物工程+合成生物学(一部六院)专业,由北京中医药大学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联合共建,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三个国家“双一流”学科,以及药植所的“天然药物及核药基础与新药创制”和“道地药材品质保障与资源持续利用”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培养面向新时代科技前沿的现代中医药领军科技人才。本专业以“强数理、融前沿”为特色,紧密结合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科技进展,融合中医药与人工智能驱动的合成生物学,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基础课程将由在京高水平综合大学的一流师资承担,重点强化数理化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教学;专业课程则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医科院药植所的教学骨干授课,确保学科深度与广度。秉承“中医药特色、精品化、国际化、融前沿”的培养理念,以培养契合新时代科技前沿需求的现代中医药领军科技人才为目标。

           5.jpg

图片:开学迎新-喜迎新同学 

         6.jpg

图片:教工运动会—温暖有爱的生科大家庭 

学院注重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融合,将思政育人及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创建“双螺旋计划”特色品牌活动,打造“海归故事会”“我的生科故事”“我的生科时间”“生命科学之美”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特色品牌子活动。从首届本科班开始创新实行“多维班主任引领模式”,生涯班主任、学术班主任、杏林成长导师,三位一体引领,并配合学术导师全程指导,扎实践行三全育人。学院注重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本科生全员参与创新创业训练及赛事。2024年10月,学院以本科生为主体参与的创新创业项目《岐黄之志,世界认同——争做中医药文化的坚守者》在中国国家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公益组国家级银奖,生科学子取得了我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中突破性成果。建院以来,学院毕业生始终保持高质量就业,就业落实良好,学生满意度100%。

     7.jpg

图片: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团队 

   8.jpg

图片:校长参加学生座谈

 

交流合作

随着各项事业的蓬勃推进,学院与国内外知名学府及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日渐扩展和深入,成功构筑起一系列前沿的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探讨中医药与生命科学的发展路径。学院积极推进智慧中医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并已与北京、深圳等多个省市,以及新奥、威高、华为、腾讯等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成立了威高研究院,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由学院承办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整合医学前沿国际会议,自2018年在美国哈佛医学院成功举办首届以来,至今已召开五届盛会。该会议致力于展示整合医学与中医药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搭建了东西方科研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历届会议均吸引了数十位顶尖学者参与,他们围绕现代科技与传统医学、衰老疾病研究与老年康养、中医药现代化与信息化、复杂疾病研究与人工智能、影像信息学与精准医学等方向展开了深入讨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模式,会议累计吸引了超过7500人次在线观看直播,提升了公众对中医生命科学的关注度。会议期间,学院还与政府部门携手推动大学-企业-政府模式等多项合作倡议的落地实施,并举行了国际创新引智基地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揭牌仪式。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届大会还特别增设了优秀学生学术交流环节,为学生们提供了与顶尖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受益匪浅。

 

      

 9.png

图片:北京中医药大学整合医学前沿国际会议

 

服务北京冬奥会、服贸会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世瞩目。北京中医药大学受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委托,承办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医药展示区项目。该项目由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牵头,负责落实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以及延庆冬奥村、冬残奥村的“10中医药体验馆相关工作。学院时任党委书记李天罡担任筹备工作办公室主任,从学院抽调行政骨干参与展示区工作。学院的教授和专家们也积极为展示区的内容建设建言献策。全院师生齐心协力,为中医药首次登上奥运舞台贡献力量,力求讲好中医故事,传播中医药文化。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北京村和延庆村体验馆共接待了来自52个国家的2450余名运动员及随行官员,也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CCTVCGTN、人民网、北京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总浏览量达1348.8万;抖音有4篇内容登上热搜,获得了71.6万点赞,实时浏览量超过6839万;微博也有1篇热搜,阅读量达2918.3万,26家媒体转发。“10中医药体验馆是中医药世界传播的一次成功范式,让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在世界舞台上得到了展示。20228月,“10中医药体验馆又亮相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通过展示数字中医药文化品牌和创新成果,全方位、立体式呈现中国中医药产业在临床医疗、健康养老、医药科技、中医药文化传播等服务管理领域的探索与深耕,助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培育中医药健康文化,拓展中医药健康生态产业新环境。

 

       10.jpg

图片:“10中医药体验馆

       11.jpg

图片:“10中医药体验馆亮相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展望未来

面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学院正加快步伐,完善自身建设,优化师资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研工作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推进国际合作交流,将学院建设成为更经典,更现代,多学科交叉融合,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型学院。